中国“世界工厂”还能坐多久?
三菱(Mitsubishi)PLC, 三菱触摸屏 三菱plc编程软件 三菱plc视频教程 三菱plc书籍免费下载
1月16日,商务部公布,2012年中国国外直接投资(FDI)金额同比下降3.7%,3年来尚属首次。其中制造业同比下降4.5%,超过服务业下降的2.6%;而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4925家,同比下降10.1%。
通用电气、卡特彼勒、福特汽车、科尔曼和NCR等已将其部分制造工厂搬回美洲。而阿迪达斯则在2012年底关闭了在中国的最后一家工厂,将制造工厂全部转移到东南亚,类似的跨国企业还包括耐克、爱世克斯、LaPerla等。
为什么十多年前蜂拥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如今会像候鸟一样飞回美国,或迁徙他地?这是暂时的现象,还是未来十年的趋势呢?中国是否正在告别“世界工厂”的地位?
美国:“有计划撤离”
2012年12月6日,苹果CEO库克表示,2013年将在美国本土重新建立Mac机生产线,将制造业岗位重新移回美国。这一举措源于美国政府“重振高端制造业”计划,美国许多高新技术产业纷纷回巢。
波士顿咨询集团最新调查显示,超过1/3总部设在美国的制造业高管计划将生产线从中国转回美国,这将意味着这部分中国工人的大量失业。
东南亚:“惊艳”全球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东盟五国(印尼、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2012年经济增长率将达5.4%,2013年有望提高至5.8%,而在2011年,其增长率为4.5%。无疑,这些新明星正在吸收从中国流失的外国投资,而近期关于包括柬埔寨等亚洲国家受益于中国劳动成本上涨的报道足以让人更直接地观察到这一趋势。
欧洲学者:跨国公司撤离中国并不容易
欧洲经济学家DanSteinbock认为,过去5年来,京沪等中国城市的生活成本上升促使跨国公司及其外国职员撤离的问题一直被广泛讨论,但迄今尚未出现大规模产业转移现象。实际上京沪的薪资水平仍仅为纽约的20%。制造业在全球流动并非新闻,亚洲新兴国家取代中国成为新“世界工厂”的说法未免太过夸张。
德勤:中国仍稳居“世界工厂”
德勤和美国竞争力委员会日前发布《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指出,中国的制造业竞争力指数在当前及未来5年均位居榜首。中国得以继续保持“世界工厂”的地位,仍然主要依靠低廉的人力和原材料成本,但在劳动生产率、研发力量、法律体系、自主创新和医疗保障等方面,中国依然乏善可陈。“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的制造